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教育課程價值變遷研究 07月31日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在借鑒和學習發達國家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模式的基礎上,我國職業教育課程進行了從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到強化技能訓練和發展職業能力的改革嘗試。每一次課程改革都意味著對原有課程價值的一次重新審視。多年來,人們對職業教育課程也提出了許多價值判斷,但這種判斷都是以課程存在的問題為基礎而提出的經驗性判斷。事實上,要想真正明晰職業教育課程的價值,把握職業教育課程價值的發展趨勢,需要從學術層面著手 […]
鄉村文化的變遷及其重建路徑研究 01月17日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我國已進入了城市化進程的高速發展期,在這一過程中,修公路、通商貿、征地拆遷、大興土木,鄉村居民逐漸告別了世代賴以生存的田地,改變了世代沿襲的風俗習慣。鄉村建設正在進行著,鄉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以看得見的速度提高著,鄉村社會在默默變化著,在此過程中,鄉村文化也在變遷著。本文以蘇北G村村民為調查對象,運用問卷法、個案訪談以及觀察法等研究方法,掌握了鄉村文化變遷的詳 […]
電視新聞評論主體的多元化呈現 01月07日
【摘要】電視新聞評論是我國電視最為重要的節目形態之一,電視新聞評論主體是電視新聞評論的主動者和實旌者。研究電視新聞評論主體是認識電視新聞評論的一把鑰匙。中國電視新聞評論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發軔,經過為時34年的發展,如今的電視新聞評論呈現述評式、主持人評論式和談話式共生繁榮的景象。電視評論的繁榮也帶動電視新聞評論主體的多元化呈現,這包括評論主體身份的多元、評論方式的多元以及評論話語的多元。本文以電 […]
耿城里的流行曲 06月18日
【摘要】文化是文化人類學學科研究的核心要素。泰勒關于文化定義的闡釋對于我們探索文化的具體內涵及構成要素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從泰勒的文化定義中不難發現,藝術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曲藝作為藝術的重要分支之一,理應成為文化研究的重要議題。全國首屆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驗交流會上,諸多學者和專家就現存的新生代關注的創新訴求與老藝人固守傳統之間的不對稱、理論與表演無法同時發揮作用及提升捍衛地方語言 […]
小學德育教材變遷研究:1981-2013 06月30日
【摘要】本研究選取我國20世紀80年代、90年代、新世紀人教版小學一年級德育教材為分析文本,總結我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小學德育教材變遷的特點。通過此研究,希望對我國未來小學德育教材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指導意義。通過文獻法梳理前人的相關研究,利用頻度統計法查找有用的信息并構建自己的研究框架,再用內容分析和頻度統計方法對三版教材進行詳細比較,從而得出結論。依據上述思路,該論文分成四個部分,分別如下:第一 […]
中國農村家庭權力結構變遷分析 12月27日
【摘要】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結構則是社會結構的縮影。因此,家庭不應當被理解為“自己的世界”,而應當被理解為一個社會的微觀世界,家庭的權力結構是社會的權力結構在家庭領域中的投射。傳統中國的家庭分工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內”,這種男性優勢的權力結構是性別偏見和性別歧視在家庭領域中的表現。社會在不斷設置家庭權力結構的同時也帶來了人們價值觀念的轉變,傳統家庭中的性別角色認同、家務勞動分工和家庭的決策權的分 […]
道德榜樣的范式變遷研究 10月31日
【摘要】在中華文明幾千年歷史進程中,中國無論采取什么社會形態走什么道路,對于國民內在的道德教化從未停止過。道德榜樣的發現、樹立與宣傳便是道德教化其中一種重要的方式。用道德榜樣向普通大眾傳達國家主流價值體系,使其思想與國家發展理念保持一致,并在行動上自覺踐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從而降低社會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然而,改革開放三十五年來,隨著多元化的價值理念不斷涌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第 […]
昌黎地秧歌用樂研究 10月31日
【摘要】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特色的四大舞種之一,曾在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中轟動京城。如今的昌黎地秧歌仍然活躍于田間地頭,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是,筆者在整理相關資料時發現,如此重要的民間歌舞,在音樂方面卻較少有專門的研究。筆者通過實地考察,認為昌黎地秧歌在音樂方面有其獨特性。首先,地秧歌的伴奏音樂因要配合舞蹈,所以形成了自己的演奏程式。其次,昌黎地秧歌原來也稱唱秧 […]
清代關中回莊的變遷 10月03日
【摘要】清同治以前,關中地區回族村落分布密集,連結成片,由渭水上游鳳翔府的隴州、千陽等縣開始,沿渭河向下,經眉縣,至西安府之周至、興平、咸陽、省城西安、臨潼、渭南,抵同州府之華州、華陰、潼關,自西徂東,呈帶狀密集分布,回莊多達四百余處,回民人口具百萬之眾。受清同治回亂和自然災害影響,同治后,舊有的回莊分布格局完全被打破,一方面回莊數量劇烈減少,關中地區回族村落或毀、或遷,殘存的回民聚落由于無回民居 […]
近代福建婚俗變遷及思考 07月31日
【摘要】婚姻習俗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民族、地區的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形成了一套包括議婚、訂婚、結婚、離婚與再婚的婚姻禮儀程式和婚俗傳統。晚清以來,中國開始了近代化的歷程,社會生活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自然經濟的日漸解體、社會政治的巨大變革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婦女解放運動的興起,使人們的婚姻觀念以及與此相關的婚嫁習俗,也隨之發生了深刻 […]